主题: 无极县勇猛之人-东东阳村张洛猛的故事

  • 妲己再美终是妃
楼主回复
  • 阅读:2389
  • 回复:0
  • 发表于:2025/5/12 9:41:35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无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洛猛割草惹事端

参军入伍致伤残

姚彦魁


东阳村残废军人张洛猛,幼名张狗叼,残废军人,中共党员。1928年出生,1944年参军,1951年复员,回乡后一直任村干部公安员,1987年去世。

张洛猛,个子中等,肤色白净,身形偏瘦,左右脸各有一个铜钱大小的凹坑伤疤(子弹把脸颊打穿所留疤痕),浓眉大眼,炯炯有神,看上去就透射着一种极具震慑力的威严,正气凌然,豪气冲天。他的名字正好吻合了他的性格,他自幼生性倔强,胆大性急,在家是一位猛男,在部队是一位猛士,在战场是一只猛虎,一个“猛”字就是对他人生的诠释和展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东阳村完小学校曾聘请张洛猛在学校操场为全校师生举办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广大师生聆听了他的英勇革命事迹,无不为之感动、赞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报国为栋梁”地学习热忱和理想志愿,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学生学习成绩,为日后东阳村人才辈出,经济文化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下面,请看他是如何参军,又如何致伤致残的战斗历程。

1944年,日伪军还盘踞在东阳村据点,刚好十六岁还未到成年人的他,也和其他小青年们一样,劳动之余,会经常和小伙伴结伴去野地里打草喂猪喂牛羊。一日,他和本街一个年岁稍大于他,其父又为当时村保长的小伙伴张某去地里打草,不知因何原因,两人闹起了矛盾纠纷,你一狼牙我一棒槌,唇齿相讥,互不相让,不一会儿,就在过去浇园用的大口井台旁边,由吵架发展成武打,拳脚相加,干起架来。洛猛本来就个子不高,再加上岁数偏小,哪是张某的对手,三下五除二,便被张某战胜。战败吃亏的他,焉肯就此认输罢休,这时他们已经缠打到了大圆井旁边,张洛猛见机,胆从性起,不计后果的“猛”了起来,就顺势用力一推,把个张某推进了大井仓里,多亏井下水不太深,没把张某淹死,由于井下有水,浮力作用,亦没摔伤。

洛猛把张某推下井后,头脑立时清醒了过来,感到祸已闯大,赶紧跑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赶紧组织邻居跑到出事地点施救,张某得救。洛猛父母回家后,连打带骂狠狠教训了洛猛一番,为了逃避对方纠缠,洛猛父母说:“你这闯祸精,你敢惹人家保长家,你不要命了,赶紧跑了吧!不然人家不让,还有你小命吗?”

洛猛听后,也感到事态严重,听命父母,决定一跑了之。就这样跑出东阳村投奔了八路军,成为一名八路军革命战士。他先当的是炮兵,1945年日本投降后,解放战争爆发。1947年6月,张洛猛跟随时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参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围点打援”清风店战役。当时因他年龄尚小,被选到某连当连长通讯员。清风店战役打响后,张洛猛所在连队遭对面敌人一防御工事顽强抵抗,久攻不下,造成我解放军死伤惨重,情急之下,连长决定,自己亲抱***包前去爆破,时任连长通讯员的洛猛见状说道:“连长你慢,杀鸡何须宰牛刀,连队不能没你指挥,给我,我上。”

说着,夺过连长手中的***包,在火力地掩护下,匍匐蛇形向敌工事扑去。当接近敌工事时,一颗子弹从他脸颊穿过,他被撂倒,受伤的他顺手一摸,鲜血顺手流淌下来,常言说得好:"打架不见血,见血必拼命。" 洛猛急了,一不做二不休,你没要老子的命,老子就要你们的命,接着迅速爬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敌工事,把手中***包塞了进去,随身滚,滚下碉堡一边。

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机枪哑了,我解放军部队杀声冲天,趁机冲了上去,消灭了顽抗之敌,取得了胜利。被枪伤和爆炸声震昏死过去的张洛猛,被担架队抬下战场,到后方医院进行了医治,治疗后,落得了个脸颊与牙嘴伤残。

张洛猛逃跑后,保长家因考虑到街坊邻里关系,素日无仇无冤,孩童打架实为平常,再说自己孩子大,洛猛小,肯定是自己孩子沾了光,占了上风,把个洛猛打急了才使洛猛而为之,幸好自己孩子也没受伤,所以,也就没再追究此事,两家依旧和谐相待。

笔者简介 姚彦魁,河北省无极县西东阳村人,原无极县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副秘书长、石家庄诗词学会副会长、无极诗社社长。著有游戏集《尘封的童趣》,诗集《高梁花集》《柳花集》《槐花集》和村文化发展史集《蓬勃东阳》。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