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每天傍晚,河北省无极县杨村文化广场都上演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文艺节目引来广大村民欣赏观看
河北省无极县村村都有文化墙
文化墙
“俺还要再活26年,活到100岁,好好享受一下生态文明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好日子。”3月12日,河北省无极县杨村74岁的老人李昌海掰着指头笑着对记者说罢,又哼起了自编的快板书:“走进文明村,满目荡春风,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行。大街宽又畅,水泥路面平,两旁的红花绿草垂笑又含情……”
过去的杨村并不是李昌海老人快板中说的样子,“一天下雨十天歇,晴天也要穿雨鞋;户户门前堆柴草,牛羊禽畜满街跑。”是当时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2004年,全县掀起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后,村委下决心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和陈规陋习,通过村民集资、集体筹措、政府扶持等方式,先后将19公里长(包括7条大街、26条小巷)的村中道路全部硬化,沿路除安装路灯110盏外,还修建花池1100个,栽植紫荆、月季、冬青、塔松等花木10万余株;每户门前都修建了垃圾池,专人负责定期清理填埋;池均补助790元建设沼气池,禽畜粪便、闲置柴草得到了有效处理;建设了高标准的村民活动中心,参加文艺表演、读书阅览的村民日均超过500人次。
“这样的文明生态村,我们县已经超过了所辖213个行政村中的半数。”无极县委书记苑彦刚介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环境好、道德风尚好、治安秩序好、经济发展好、领导班子好的标准,要求有关部门对口帮班子、帮思想、帮规划、帮项目、帮服务,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抓点带面的方法,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仅2008年,就围绕文明生态村建设建成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单位15家,组建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皮革制造等行业协会18个,创建农村文体活动广场25个,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
文明生态村建设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高,“走进文明村,满目荡春风,思想道德建设人人树新风。人人遵纪守法,户户崇尚文明,抵制迷信弘扬科学把陋俗赶出村。”在杨村妇女文艺队表演的民间小调声中,记者还看到村民文体活动广场中一幅由23块人物画组成的彩画文化墙,其内容包括与无极相关的5个成语(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先吾着鞭、多难兴邦和无出其右),还有无极籍人士解学海、翟司升、高克谦等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据了解,这样的彩画文化墙,在每个文明生态村都能看到。杨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志说,这种文化墙像无声的教师,时刻鼓励着人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尤其对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现在的杨村,麻将几乎绝迹,治安案件罕有,一心干事业的多了,休闲扭秧歌的多了,村民的幸福感增强了。
“春风熙熙阳光灿烂山河展新容,无极大地处处创建文明生态村。科学发展建设小康大旗高高举,经济发展民主健全一派好环境。全力打造和谐社会以人为根本,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无极处处春。”离开杨村时,被人称为“秀才”的64岁老人丁根民给记者写下自己创编的快板词后,兴奋地说:“生活舒心,儿女孝心,生产安心,闲余开心,这样的好日子,我们越过越有劲儿。”